瑞爾國際物流:瀕危證主體不符致清關受阻?「跨區域主體切換」策略化解危機
- jiaxueyaowuh
- 9月26日
- 讀畢需時 7 分鐘

一、項目背景
本次退運物流業務涉及貨物爲高端護膚品類的魚子面膜與眼霜,貨物產於德國,材料產於法國,初始計劃運至上海,最終目標收貨方爲義烏保稅區內某客戶。該批因含特定成分,在國際物流運輸及清關環節需遵循嚴格的瀕危物種相關監管規定,需提供有效的瀕危證作爲清關核心文件之一,整個物流流程對合規性與時效性要求極高。
貨物信息:
1件/110公斤/0.67方
品名:
魚子24小時面霜
魚子眼霜
運輸路線:HAJ-GYD-PVG-HKG
二、物流運輸初始流程
德國起運環節:我方按照與客戶約定,在德國完成貨物清點、包裝加固後,委託德國代理負責貨物出境運輸。貨物從德國漢諾威起飛,經中轉機場後,順利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。全程實時跟蹤貨物動態,通過物流信息系統向客戶同步貨物位置與預計到港時間,期間未出現貨物破損、延誤等異常情況,於預定時間準時抵達上海。
三、上海口岸查驗與清關受阻
查驗觸發:貨物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後,進入海關監管區域等待清關。在海關常規查驗環節,該批貨物被列爲重點查驗對象,海關工作人員對貨物資質文件、收貨信息等進行詳細覈查,此環節成爲本次物流流程的關鍵轉折點。
清關問題暴露:經海關覈查發現,該批貨物所提供的瀕危證存在關鍵信息不符問題。瀕危證上登記的收貨主體爲香港某客戶公司,而報關單上明確標註的實際收貨方爲義烏保稅區內的客戶,且貨物需進入義烏保稅倉存儲。根據海關監管規定,瀕危證收貨人信息必須與報關單及實際收貨主體完全一致,信息不符直接導致清關流程中斷,貨物無法正常放行。
四、多方溝通與問題協調嘗試
與報關行協同溝通:發現問題後,我方第一時間與合作報關行展開緊急溝通。報關行憑藉豐富的清關經驗,梳理當前問題核心,向我方詳細說明海關監管要求,同時多次與海關現場工作人員溝通,嘗試解釋信息差異的背景,提交補充說明文件,希望通過證明貨物實際歸屬與用途的合理性,爭取海關特殊放行,但海關堅持以文件信息一致性爲核心審覈標準,初步溝通未取得突破。
與海關深度協商:爲進一步推動問題解決,我方聯合報關行共同約見海關相關監管科室負責人,就信息不符問題進行深度溝通。我方詳細闡述貨物退運的實際需求、客戶合作背景,以及瀕危證登記香港客戶公司的原因,同時承諾儘快補充相關證明材料。然而,海關明確表示,保稅區清關涉及特殊監管模式,收貨人信息與瀕危證主體不一致違反核心監管條款,在未解決信息匹配問題前,無法批准貨物放行,多次溝通後仍未達成放行共識。
五、解決方案制定與執行
在上海清關環節持續受阻且與當地海關、報關行多輪溝通仍未突破的情況下,項目團隊迅速啓動應急決策機制,通過對核心矛盾的拆解與資源盤點,最終確定以 “跨區域主體切換” 爲核心的解決方案 —— 依託香港分公司的地域優勢與客戶主體關聯性,承接貨物後續全流程操作,具體執行步驟如下:
(一)轉向香港分公司協調:從 “受阻應對” 到 “方案重構”
問題覆盤與決策依據
上海清關受阻的核心癥結在於:本次退運貨物所對應的《瀕危物種允許出口證明書》(以下簡稱 “瀕危證”)登記主體爲香港客戶公司,而非國內發貨方,且上海海關要求 “退運主體需與瀕危證登記主體一致”,國內團隊無法滿足這一合規要求。後經香港分公司確認,香港客戶具備直接清關資質,且熟悉香港地區瀕危物種貿易監管規則,因此決定啓動跨區域協調機制,由香港分公司主導後續流程。
全維度信息同步與需求明確
項目組第一時間組建 “上海 - 香港專項對接羣”,完成三大核心動作:
文件穿透式同步:將上海清關受阻的海關書面反饋、原出口報關單、瀕危證掃描件(含簽註頁)、貨物 packing list(標註每個 SKU 的瀕危物種成分佔比)、物流運單等文件,進行分類整理,標註關鍵爭議點(如瀕危證主體與退運申報主體不一致的具體條款依據);
需求邊界清晰界定:明確香港分公司的核心職責 —— 承接貨物所有權轉移對接、香港清關文件預審與申報、貨物接收與本地轉運,同時約定時間節點(要求 3 個工作日內完成初步審覈,7 個工作日內完成全流程落地)。
(二)香港分公司審覈:從 “資料覈驗” 到 “風險預控”
香港分公司接到需求後,立即成立由 “合規專員 + 物流操作 + 客戶對接” 組成的專項小組,啓動三級審覈機制,確保全流程合規無遺漏:
一級審覈:主體關聯性與文件完整性
合規專員首先覈查瀕危證與香港客戶公司的法律關聯性 —— 通過香港知識產權署企業註冊系統驗證客戶公司名稱、註冊號與瀕危證登記信息的一致性,確認該客戶具備香港《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》下的合法貿易資質;同時逐一覈對文件清單,補充缺失的 “香港客戶授權香港分公司代爲處理退運事宜的委託書”,並要求客戶加蓋公司公章,確保操作權限合法有效。
二級審覈:貨物信息與監管規則匹配度
物流操作團隊結合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(AFCD)的監管要求,重點審覈:
貨物清單中每個 SKU 的瀕危物種成分是否在香港允許進口的物種目錄內;
包裝標識是否符合香港要求(如外箱需標註 “瀕危物種貨物” 英文警示語、AFCD 備案編號)。
三級審覈:流程可行性與應急預案
專項小組召開線上評審會,模擬香港清關全流程:預判可能出現的風險(如 AFCD 現場查驗貨物成分、退運理由需補充證明材料),提前準備應對方案 —— 聯繫香港本地第三方檢測機構,可在 24 小時內出具物種成分覈驗報告;同步收集上海海關受阻的官方文件,作爲退運理由的補充證明,確保審覈通過後可快速啓動運輸流程。
最終,經過 2 個工作日的閉環審覈,香港分公司確認 “文件齊全、合規無風險、可啓動運輸” 的結論,爲後續流程落地奠定基礎。
(三)退運至香港流程落地:從 “跨區轉運” 到 “清關攻堅”
上海端退運手續重構與審批突破
項目組聯合報關行鍼對 “目的地變更爲香港” 重新梳理手續:
向上海海關提交《退運目的地變更申請》,詳細說明 “因瀕危證主體限制需轉至香港清關” 的理由,並附上香港分公司的審覈報告與客戶委託書,經過 1 個工作日的溝通,海關同意變更目的地;
重新制作退運申報文件(含新的運單、發票、裝箱單),確保 “貨物信息與香港清關要求一致”,避免因信息偏差導致二次受阻;
協調上海海關監管倉庫,安排專人現場覈對貨物數量與標識,確保貨物與申報信息無誤後,辦理監管轉運手續,將貨物從倉庫轉運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貨運區。
空運環節全程管控與風險規避
考慮到貨物含瀕危物種成分,運輸過程需符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(IATA)的特殊貨物運輸規則:
選擇具備 “瀕危物種貨物運輸資質” 的航空公司(如中國貨運航空),提前提交《航空運輸條件鑑定書》與瀕危證副本,確保航空公司接受訂艙;
採用定製化包裝:使用防壓木質托盤,外貼 “易碎 + 防潮 + 瀕危物種” 三重警示標識,內部添加緩衝泡沫與防潮劑,避免運輸過程中貨物損壞或受潮;
全程跟蹤:通過航空公司貨運系統實時監控貨物狀態,從上海起飛、中轉香港、落地卸貨,每個節點均同步至香港分公司,確保銜接無延誤。
香港清關高效落地與合規覈驗
貨物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後,香港分公司聯合本地報關行啓動 “3 小時清關響應機制”:
提前向 AFCD 提交清關申報文件(含瀕危證、退運理由證明、空運運單、檢測報告),AFCD 通過系統預審後,僅用 1 小時便完成線上審批;
現場查驗環節:AFCD 工作人員對貨物進行抽樣查驗,覈對物種成分與標識,由於前期文件準備充分、貨物標識規範,查驗無異議,當場出具《清關放行通知書》;
後續手續銜接:清關放行後,立即安排海關監管車輛將貨物轉運至香港分公司指定的臨時倉儲點,避免貨物在機場滯留產生額外倉儲費用。
(四)交付客戶指定地點:從 “最終清點” 到 “閉環簽收”
倉儲環節預覈驗與問題排查
貨物運至臨時倉儲點後,香港分公司物流團隊啓動品質與包裝檢查流程,檢查外箱是否有擠壓、破損,內盒是否密封完好,確保交付時包裝完好;
客戶指定倉庫精準交付與簽收閉環
根據客戶要求,香港分公司安排具備 “最後一公里配送資質” 的本地物流公司,將貨物轉運至香港沙頭角區某指定倉庫:
提前與客戶倉庫對接:確認交付時間(約定在客戶倉庫收貨窗口時段內送達)、卸貨位置、簽收流程(需客戶倉庫主管與質檢人員共同簽收);
現場交付:運輸車輛抵達後,協助客戶人員進行二次清點,覈對數量、檢查包裝與品質,客戶確認無誤後,簽署《貨物交付驗收單》,明確 “貨物數量齊全、包裝完好、無品質問題”;
資料移交:將清關放行文件(AFCD 通知書、運單副本、驗收單)整理成冊,當面移交客戶,作爲後續貨物處理(如重新出口、本地銷售)的合規依據。
至此,從上海清關受阻到香港交付完成,整個退運流程歷時 7 個工作日,實現 “零延誤、零額外成本、零合規風險” 的目標,標誌着本次退運物流業務正式閉環。
六、經驗總結
本次退運項目,依託多區域資源整合、合規運輸專業度及高效應急響應,以跨區域分公司協同爲關鍵支撐,快速輸出合規方案,順利完成海外提貨、跨境運輸、清關配送全流程,縮短退運週期,降低客戶倉儲與品質損耗,保障合作關係,爲同類跨境退運提供可複用經驗。
瑞爾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
WhatsApp: +85269373282
Email: info_hkg@realogistics.net
電話:(852) 3709 6697
順豐工業中心 25樓J室,柴灣角街84-92號, 荃灣,中国香港
留言